白春礼指出,要总结前一阶段科研攻关成效,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
相里斌与邓向阳在线签署《安徽省人民政府 中国科学院共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健康研究院合作协议》。其中,中国科大与附一院联合团队制定的用于应对体内炎症风暴的托珠单抗免疫治疗方案被纳入国家卫健委的诊疗方案并推广至国外,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
要主攻新技术、构建高水平的创新链,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特别是与中科院加强大健康研究院合作共建,推进基础性理论性研究,构建创新攻关机制,力争取得更多原创性突破性成果。李锦斌在讲话中指出,安徽省认真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抗疫科研攻关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勇担责任、尽锐出战,吹响了科技抗疫集结号。中科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相里斌,安徽省领导邓向阳、陶明伦、虞爱华、宋国权,中科院副秘书长汪克强出席活动。中科院办公厅、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大科技任务局、科技促进发展局、条件保障与财务局、人事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合肥市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通过院省双方共同努力,推动研究院建设成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标志性机构之一,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抓联合攻关,研发了救治病患的安徽药方,推动安徽成为全国较早清零省份之一。相关专题:聚焦新冠肺炎疫情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专家观点:强基计划既是招生改革,更是培养改革 多位专家表示,强基计划既是招生改革,更是可以撬动大学教育的培养改革。
虽然各校在招生资格上对高考分数都提到了不低于一本线的要求,但这只是地板线。上述两类考生要想入围考试,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需要同时达到当地一本控制线和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后者由高校按一定的入围比例划定。上海交通大学招办主任王琳媛介绍,该校形成了以六大学院为主体、以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特区致远学院为支撑的厚植基础+使命推动+好奇心驱动一体两翼的强基人才培养体系,校测综合面试环节主要关注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等:面试采取三对一两轮面试模式,每三位专家一组,每次面试一名考生,时长约20分钟,每名考生要经过两组专家的面试,专家根据同一评分规则客观独立打分,不刻意排序。作者:邓晖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0/5/8 9:23:01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解析多校强基计划新政:谁能报?怎么考?如何培养? 顺延一个多月后,备受关注的高校强基计划简章近日陆续发布。
●专家观点:倒逼高中生涯教育在深度和力度上作出突破 多位专家表示,强基计划探索建立基于统一高考的多元录取制度,是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也是高中育人方式的改革。也有高校仅拿出了一个专业试水,如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今年强基计划均只招收生物科学专业30人。
综合评价、优中选优,是该校强基计划人才选拔的主要原则:入选学生要认同强基理念,具备强基特质,胸怀家国,志向坚定,有志于未来从事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研究。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目前,各校简章中都重点介绍了对强基计划所招收学生的独特培养方式,其中单独编班、强化交叉与通识教育、名师开小灶、本硕博衔接培养等特色鲜明。怎么考:考生需连闯高考、校测关 如何报考、考核哪些科目是家长和考生普遍关注的问题。
多校还明确表示,体测结果不计入校考成绩,但不合格不予录取。报考强基计划,需要真的有天赋并且真的喜爱基础学科,而不能将其当成名校跳板。如何培养:小班化、导师制、本硕博衔接培养、动态进出 与以往自主招生被诟病的只重招生不重培养相比,强基计划最重要的特色还在于选育衔接。谁能报:两类考生可拿入场券 从目前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看,大都把可以申请报名强基计划的考生分为两类:一是综合素质优秀、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二是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专家观点:多元评价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不能再以功利思维对待强基计划,认为其是降分录取优惠,而是多元评价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各校会根据投放计划划定入围资格线,实际入围分数线基本都会远远高于各地一批线。比如,北京大学将包括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生物学类、理论与应用力学、历史学类、考古学类、哲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和基础医学的10个招生专业纳入强基计划。
即便是入围校测,难度也非常高。录取结果怎么算:85%高考成绩+15%校考成绩 自主招生曾经出现过一些瑕疵与争议,因此,公众更关注强基计划的公平公正问题。未通过者转入相应专业的普通班学习,同时从相应专业普通班中选拔相同数量的优秀学生增补进入强基计划。校测阶段,多数学校设置了笔试、面试以及体能测试等考核环节,也有学校仅有面试和体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表示:与自主招生相比,强基计划招生学校、人数大幅下降,门槛大幅提高。强基计划更重视具体学科水平与潜力,更适合学科上的尖子生。
值得注意的是,多校还提出强基计划将实施阶段性考核和动态进出机制。2020年初,强基计划正式亮相。
此外,记者注意到,对于大家疑虑较多的面试,各高校都强调双随机双盲,并全程录音录像。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这明确体现在招生专业上。记者梳理发现,在今年的强基计划招生中,各高校都拿出了自己的基础学科王牌专业。
和高校过去动辄可以给出录取分数线下最高60分的优惠相比,强基计划的录取模式使得高校的自主评价需要折合成一个定量评价,与高考分数按比例相加,从高到低公开录取,这压缩了高校的自主裁量权,并公开化。学生是否适合报考强基计划,需要综合考虑院校招录情况、学生成绩、学生生涯评测结果、学生生涯规划等诸多因子,要求高中以生涯指导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因人而异的成长建议。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明确强调,参与强基计划的学科专业都是学校入围世界一流学科专业或教育部学科评估A+、A的学科,以及位居ESI千分之一的优势学科。作为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该计划旨在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专家观点:强基计划强调学生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不是名校跳板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余潇潇介绍,志趣坚定、禀赋优异。比如清华大学新成立日新书院、致理书院、探微书院、未央书院、行健书院等五大书院,日新和致理书院分别负责基础文科类专业、基础理科学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探微、未央和行健3个书院分别对接化学生物学、数理基础科学和理论与应用力学3个专业方向,书院基本覆盖了清华多数王牌院系专业。
想进入这支队伍,并不容易,考生们需要闯过统一高考入围校测校测考核等关卡。在培养上,通过科学设计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实行分阶段动态选拔培养等措施,使其成为未来生物医学和健康领域,推动疾病研究范式转变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领跑者。
多位专家强调,强基计划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基础学科人才选拔培养计划,并非简单的招生改革。第二类考生要入围到自己报考的高校,只需满足高考成绩达到当地一本控制线。
评价一名考生的指标是多元的,但录取标准并不会因多元评价而降低。多所高校的招生简章透露哪些招生选才的信号?考生该作何准备?中学该如何应对?记者梳理各校简章,约请专家深度解析。具体到招生名额,根据招生专业的多少,各校为强基计划投放了从几十到200余个名额不等,分配到每个专业均为20~40人。南京大学不仅单独设计培养方案,还明确承诺每生一项目、一导师、一游学。
陈志文表示,各校校测规范强调面试会根据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进行提问,这也再次提醒人为包装出来的简历会露馅。与各校每年数千人的招生总额相比,可谓小而精。
与原自主招生不同,计划从选拔定位、试点学校范围、招生专业、报考条件到入围高校考核方式、录取方式及培养模式等都进行了系统性重塑。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表示,在招生上,通过改革招生录取选拔一批有志于解决重大疾病防治问题的学生。
南京大学招办主任李浩表示。将基础医学列入强基计划,选择若干所具备条件的高校,建立本科、硕士、博士衔接的培养模式,是对基础医学高层次拔尖人才培养的重大改革创新。
本文由背本趋末网发布,不代表背本趋末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6a8hj.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opnwg/8940.html